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王润
从繁华的东单街进入剧场,观看音乐剧《那些扰乱我心的人》之前,在前厅听一场艺术家们的《那些取悦我心的人》现场音乐会。看完演出后,我们会去咖啡厅,好好喝一杯,与演员、创作艺术家和其他观众交流,欣赏《醉我心》演出后的音乐学校...这是大华市演艺中心上演的“当代都市情感”第一部三部曲《搅乱我的心》首映礼上,以“心动的时光,一起度过浪漫的夜晚”为主题的特别活动。
音乐家有时演奏,有时扮演角色。
在本次主题活动上,新组建的大华乐团也首次亮相。在爱情主题音乐会上,钢琴演奏家王璇、小提琴家方志航、主唱潘航伟为观众带来了许多与爱情有关的经典歌曲,让人陶醉在唯美浪漫的氛围中。
摄影:刘震
晚会的重头戏是由易礼明根据以色列国宝级剧作家哈诺克·莱文的经典剧目改编的音乐剧《扰乱我心的人》,多才多艺的大华乐团团长徐晶莹、大华音乐总监饶鹏程不仅为该剧创作了大量原创音乐,还现场演奏了贝斯、键盘、吉他、小提琴等多种乐器,并经常变身剧中人物。
“我一会儿去弹低音提琴,一会儿去演一个又懒又泼辣又爱吼老公的女人。”作为中国第一位集古典、流行、即兴爵士、摇滚于一身的女贝斯手,第一次接触戏剧的徐晶莹就遇到了这样一个特殊的挑战。“这种形式对我来说挺新颖的,是我在话剧舞台上的第一次亮相。我觉得很有意思,很好玩。整个排练和创作的过程对我来说也是享受和享受的,会因为觉得自己的音乐和剧中人物的剧情很匹配而很有成就感!但最难的是把音乐和戏剧结合起来。”
徐晶莹透露,“例如,我们是女主角。有一首关于“鸡眼”的咏叹调。一开始我很疑惑。你建议怎么排列‘鸡眼’这个词?但是有一天和你聊天的时候,我突然有了灵感。为什么不能用更洋气的方式呈现这个词?于是我选择了蓝调的旋律,用钢琴为整个‘鸡眼’歌词伴奏,感受到了不一样的化学反应。”
“音乐+戏剧”是1+1大于2。
“音乐+戏剧其实就是1+1大于2的东西!”大华音乐导演饶鹏程也表示:“在这部音乐剧中,音乐成为了剧的一部分,它的比重和剧的比重处于相互支撑、相互融合的状态。因为每种乐器都有不同的特点,我们会根据每个角色的个性和风格选择不同的乐器和不同的风格,为角色打造独特的音乐主题。”
摄影:李燕
饶鹏程介绍:“比如男主角拉姆卡这个角色就是一个单细胞,甚至有点爱上大脑,所以他的音乐是一种带有浓厚莫扎特风格的风格,所以他选择了钢琴,再配上低音拨弦,调和出更欢快的感觉。女主角拉拉抒情浪漫,带点痛苦,所以用低音作为主导乐器。男配角亚当不复杂,古典乐器满足不了。摇滚乐,一种爆炸式的风格,必须用它来表达他,比如电吉他,一种现代的偏金属的乐器。”
选择音乐剧这种毫不费力的形式来诠释哈诺奇·莱文的这部剧,是易礼明拿到剧本时的想法,也被戏剧评论家张敞认为是“易礼明导演的智慧和老练”。音乐素质很强、执导过多部歌剧的易黎明认为:“如果我们把这部剧安排得很写实,会很无聊。但是用音乐打破时间空的限制,对我来说是最自由最方便的方式。我们将哈诺奇·莱文的台词与现场多样的音乐风格结合在一起,使之更富有激情和浪漫,也更符合我们对莱文戏剧的理解和表达。”
演出结束后,沙龙聚会一起讨论艺术。
演出结束后,音乐人和演员们在《醉我心》演出结束后,继续在音乐学院咖啡厅中间的小舞台上演奏和演唱。外表严肃深沉的易礼明,一开口就讨论灵魂层面的知识分子问题,总是很轻松。这时候他也平易近人的参与大家的讨论。
让每一位观众都能在艺术中心多元空的房间里感受到面对面的艺术分享和思想交流。这是易礼明作为大华市演艺中心艺术总监,在设计改造这座百年建筑时曾经怀揣的一个计划,如今终于变成了现实。“我们每部作品首映后,都会安排这样的沙龙聚会,让观众和创作者、演员喝一杯,聊聊天,平等讨论艺术。这个想法之前受疫情影响,现在终于可以实现了!戏剧最重要的是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情感交流。我希望我们的艺术中心可以建立一个更好的交流平台。这种城市艺术空真的很有活力,很有生命力。”
为此,每一个和大华合作的签约演员,都要遵守一个独特的规则:每次演出结束后,都要留下来和观众聊聊天,听听反馈,谈谈感受。剧院没有固定的关门时间,只有送走最后一名观众后才会熄灯。在易礼明看来:“戏剧不是说你今天去剧院看一个故事。自从你决定来家里看戏,戏剧就开始了。直到看完戏之后才结束,和别人交流。”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作者:苏普空间,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webvisioncctv.com/700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