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小雨的旅行日记。停下来和我一起去看《Xi安》。
本文是萧瑜“Xi安城市记忆系列”的第十篇内容。此前,Xi安有一座“祖父代”门,距今已有1400多年,鲜有人知道它的秘密
。
在Xi安,不难发现一些“古老”的痕迹。这座有着3100多年历史、1100多年历史的古都,隐藏着太多的“宝藏”地方。它们在游客眼中并不是景点,往往被老Xi人忽略,隐藏在普通的城市烟火中。直到我们翻开尘封的历史记载,才发现这些地方隐藏着如此多的人间故事。
今天,小玉将带你去参观Xi安的一条烟花老街。它就是传说中的“中国最古老的胡同”——学习巷。这条宝藏老街不仅隐藏着深厚的人文历史,而且到处都有许多美食和古迹。
学巷分为“大学巷”和“小学巷”。西街金光闪闪的大都会神庙牌楼旁,有一座简陋的木牌楼。从这里开始,就是伟大的学习之路。
大榭巷是一条南北向的短街(图中用蓝线标出),长约500米,南起西街,北至庙后街;小学巷位于大学巷的西面,大麦市街的东面,大麦市街是几条小巷的统称(地图中用橘色线标出)。
这个区域位于方慧风情街,但与游客经常光顾的北院门相比,来向雪的大多是Xi本地人。这条烟花巷因此更具原创性。
很多人不知道,这条看似普通的小巷,却有着上千年的历史,它的名字可以追溯到唐朝。它不仅是“中国最古老的胡同”,也是外国人在中国最早的聚居地。
唐代的长安城是一座人口过百万的国际大都市,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使节、商人、留学生、僧侣、学者和艺术家。据《唐史》和《唐代长安区街坊全图》记载,学巷位于唐代长安城皇城内,在唐代外交部(当时称为“唐礼部”)和管理外交礼仪的机构(当时称为“裂寺”)之间。来自西域的外交使节居住在这一地区,研究唐朝的法律制度和文化礼仪。不同的文明和文化在这里交流,所以有“学问巷”之称。
学府巷这个名字保留了千年。后来,人们为了区分它,就根据街道的宽度,做出了今天的“大学巷”和“小学巷”的区别。
大学巷有很多值得探索的小古迹。从南牌楼走进老街之前,可以先去隔壁的都城隍庙。
Xi安城隍庙建于明朝洪武年间,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它是中国三大城隍庙之一。中国很多市县都有自己的城隍庙,但能称之为“都城”的屈指可数,可见这种城隍庙建筑群的高度。
位于大学巷中段的大学巷清真寺,是整条街最令人难忘的古迹。Xi方慧有很多清真寺,最大的清真寺,建筑最精美的是花觉巷清真寺,但是这里是要收门票的。
另外,个人觉得最值得一去的是大学巷清真寺,现在还免费开放。
大霞巷清真寺始建于唐朝(705年),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它是Xi最古老的清真寺。整个清真寺建筑既有中国古典建筑,又有伊斯兰风情。由大照壁、石牌坊、三大殿、无忧亭、南北厢房、碑亭、石门、平台、拜殿组成。大殿用琉璃瓦装饰,石阶雕刻,雄伟有序。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明代航海家郑和曾经来这里招募下西洋的翻译家,最终选择了当时负责的哈桑。如今,古寺还有明代的《重修景清寺碑》(又称《郑和碑》),记载着这段往事。
清真寺斜对面,大榭巷93号还有一处年羹尧故居。这个文物大概是很多老Xi人不知道的。
年羹尧是著名的历史人物,宫中后妃里李华妃的哥哥,拥有倾天之权的重臣连雍正帝都要畏惧三分。大榭巷故居,300多年前,年羹尧任川陕总督时所建。可惜曾经辉煌的古宅只是最后一个进院的,现在还有7、8户人家住在里面。你还可以在庭院里看到一些精美的木雕和石雕,见证那段辉煌的过去。
除了文物,美食是书房里最常见的东西。时嘉小笼包、老米牛肉饼、向雪串串、小马烧烤、老王炒菜、老何家凉粉等。,都不是网络名人里外地游客打卡的地方,却是老西安人最爱吃的正宗美食。
对于少数民族旅游爱好者来说,学巷可能是一个探索和挖掘宝藏的好地方。城隍庙、大学巷清真寺、年羹尧故居都没有门票,还有很多地道美食等你去品尝。有空记得去看看!
想了解更多冷门、好玩的旅游地,欢迎大家关注“小渔的行旅日记”。和小渔一起发现世界更多美景吧!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作者:苏普空间,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webvisioncctv.com/698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