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城(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一瞥,通讯员何传伟摄
桐城位于安徽省西南部,大别山东麓。是安庆市北大门的门户城市,合肥都市圈的南翼。近年来,桐城市先后被授予“全国文明城市”、“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市)”、“全国电子商务示范百强县(市)”等荣誉。
这个项目引人注目。
近日,桐城郭萱新能源项目日产磷酸铁锂电池4万方。该项目作为桐城试点,当月洽谈,月底结算,8个月建成投产,刷新了“桐城速度”。
桐城工业系统是从小包、小刷子、小盖子起家的。培育“三小”产业奠定了桐城的工业基础。以安徽金田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为龙头的绿色包装产业,已成长为桐城主导产业之一,被评为中国民营制造企业500强、省民营企业100强,引领桐城“小包”转型升级,打造千亿绿色包装产业。
2021年,双新工业园被授予中国绿色包装创新实验区,加速了桐城塑料包装从“压倒性”向“顶天立地”的进化。桐城市设立包装产业专项发展基金2000万元,重点支持包装产业转型升级、平台建设和产学研合作。对符合条件的重大项目,要优先保障土地等要素供应。鼓励金融机构创新推出符合包装行业发展需求的信贷产品和服务。
党的十八大以来,桐城牢固树立“工业立市”、“工业强市”理念,持续实施“提质扩量增效”行动计划,将“桐城制造”推向“桐城制造”,夯实工业强市基础。
桐城围绕补链、强链、延链,实施精准招商,深化实体产业“链长制”,现已形成绿色包装、机电装备两大主导产业,以及医疗医药、硅基新材料、生态家纺等特色产业发展体系。桐城郭萱新能源项目总投资70亿元,年产新能源动力电池20GWh。项目建成投产后,年产值可达150亿元。节能环保特色产业集群(基地)聚集了中国建材、新能源、金田新材料等一批龙头企业。2021年主营业务总收入156.3亿元,增长12.8%。同时,积极实施“亩均效益”评价,促进资源要素的差异化、市场化配置;大力实施“腾笼换鸟”工程,2021年共清理闲置土地1057亩。
桐城相继出台稳企惠企政策,推动产学研与政府深度合作。国家级R&D平台5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7个。十年来,桐城工业经济综合实力显著提升,规范企业从2012年的200多家增加到399家,战略性新兴企业83家,高新技术企业64家。全市企业工业产值从三百亿元增加到五百九十亿元,同比增长百分之九十七。今年上半年,桐城新签项目36个,总投资154.47亿元。实际使用省外资金89.41亿元,同比增长12.18%;新增省级图书馆项目36个。
人文主义在正确的时间蓬勃发展。
目前,桐城中学120周年校庆筹备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10月,桐城将迎来一场文化盛会。桐城面积只有1571平方公里,但禀赋和特色鲜明,有“院士之乡”的美誉,桐城中学被誉为人才的摇篮。“十一五”以来,桐城将“人文兴市”纳入发展战略,推动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齐头并进,推动人文资源在传承中绽放时代内涵。
多年来,桐城派的山水书写和语境传播一直是被不断关注的。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进程中,桐城日益繁荣的“人文”被更多人所津津乐道。桐城坚持“以文建旅”、“以旅显文”提升文化软实力,一批场馆和名人故居得到修缮。走在桐城街头,中国桐城文化博物馆、方以智故居、左祠堂,无不诉说着桐城文化的延续。正在修复的柳池巷面积达5万平方米。计划10月1日开放部分展厅,柳池巷的故事将从文字中走出来,在现实中复活。同程全域旅游串起红色主题游、山水休闲游、文化研学游等精品线路,文化旅游产业深度融合,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目前,全市上下正在争创省级文化旅游县(市)和全域旅游示范区,为世界绘制桐城版“诗和远方”。
“我家有两面墙,长100米,走在道德中间,站在礼让站两边……”宋柳池巷荣获安徽省“五个一工程”奖,并入选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典。在中央9台播出。同程顺势而为,走到前台“上央视显摆”,全方位展现风采。自从《六尺巷》这首歌登上央视春晚的舞台,杜文的品牌越来越响亮。
从桐城走出去的5000多名博士,20多名院士,是桐城的富矿。桐城积极实施人文招商,加快转型跨越发展。目前,中国建材、中国核工业、中国CRRC、中国交通建设等多家央企和国企在桐城投资办厂,一批资金、技术、项目得到加持,提升了桐城工业经济整体实力,激发了创造活力。桐城获评安徽省央企合作最佳县(市)。
民生福祉质量提升
近年来,桐城坚持城乡统筹发展,全方位建设宜居宜业城市,提升民生福祉质量。2018年5月,自然资源部公布“桐城认定大面积富锌土壤”,桐城农业以生态富锌为新着力点,从传统农业向优质高效、绿色健康、功能化发展,提高了农产品附加值。一批家庭农场、种粮大户推动农业产业化、绿色发展,构建产业繁荣、生态宜居的新图景。桐城小花茶是明清贡品。桐城围绕“提质创牌增效”,大力推进山区人均一亩茶。2021年,“桐城小花”成为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项目。全市茶园总面积达6.6万亩,总产量650吨,综合产值10亿元,“三品一标”认证面积4.95万亩。茶农人均茶叶收入超过9000元。
以河湖“五清四乱”专项行动为抓手,推进清淤、修护岸、清河道,打造安庆市级幸福河湖142个,将在多地再现“清江抱村”的美景。习字湖国家湿地公园鸟语花香,菜子湖国控断面水质连续三年达到ⅲ类,城市三山三江三乡的地理格局更加秀美。2021年,桐城被列入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被省政府授予河湖长制激励县(市)。
引江济淮工程是全省基础设施建设的“一号工程”,途经桐城6镇33个村,全长43公里,已基本完工。引江济淮渠首工程位于桐城鲟鱼镇,桐城在这里建设了特色渠首小镇,规划了岸线保护利用、堤顶房屋搬迁、河湖连通工程。新河桥、府东桥飞跨运河,堤顶1310户19.5万平方米房屋异地搬迁。仅在孔城镇,就有1141户村民结束了大堤竖起来的日子,住进了框架结构的安置房。桐城抽水蓄能电站道路系统、尚德高速公路、吴越高速公路范岗、吕亭、孔城、曹青立交等构建了较为完善的综合交通网络体系。
五年来,桐城市财政民生支出达216亿元,占总支出的85%。创造了36,000个新的工作岗位;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80%,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全覆盖;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逐步显现;荣获省级双拥模范城、省级妇幼健康优质服务示范县(市)、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市)。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作者:苏普空间,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webvisioncctv.com/696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