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粽需要加热吃吗

端午节,粽子迎来了一年一度的高潮时刻。传统美食粽子今年有什么新花样?怎么吃粽子才营养健康?

水晶粽需要加热吃吗插图资料图。秦清河摄

创意口味还是黑暗料理?

除了红枣、豆沙、蛋黄等传统馅料,今年网络名人粽子、特色粽子依然层出不穷。

在电商平台上,新口味饺子大规模上新。去年“出道”的生椰拿铁,今年已经变成了生椰拿铁水晶心汤圆。袁琪陶涛,奶酪波波,葡萄牛奶和榛子太妃糖,这些受欢迎的奶茶口味,也包括在粽子里。

不仅是奶茶和咖啡,可乐也可以做成粽子。这种粽子不仅可以用可乐泡饭,还可以吃可乐爆浆。

不仅是这些时尚的口味,还推出了佛跳墙汤圆、黑松露汤圆、腐乳汤圆、麻辣小龙虾汤圆等上百种端午节汤圆。

在安徽省黄山市歙县,面点工匠洪焕芳刚刚蒸完创意小笼包和饺子。石摄

粽子馅保证“四少一多,以杂粮为主”

包粽子时,掌握“四少一多,以杂粮为主”的原则,即少油、少碱、少糖、少盐、多膳食纤维。在原料的选择上,增加粽子的纤维含量和膳食纤维含量或者将糯米与普通大米混合。

主料糯米换成一些杂粮,如红豆、薏米、山药、芋头或红薯。一方面,糯米消化时间长,胃肠排出时间长空,容易引起胃酸过多、腹胀或腹痛等消化不良症状;另一方面,增加纤维含量,促进胃肠蠕动,预防便秘,更有利于健康。

资料图。秦清河摄

肉粽也因其咸味很受人们欢迎,但缺点是饱和脂肪含量高。如果能多使用瘦肉,甚至用鸡肉、海鲜或鱼肉代替肥肉就更好了。

一般红豆沙饺子的热量都很高,因为红豆沙饺子除了糖分或蔗糖含量高之外,还经过动物脂肪的油炸,热量也是名列前茅的。最好用植物油代替动物脂肪,可以降低粽子的热量。

粽子应该趁热吃,但不能在睡觉前吃。

吃的时候,粽子要充分加热,煮到变软再吃。粽子应该趁热吃。有油有肉有蛋黄的粽子不宜生吃,尤其是消化能力差的人。有些质量差的糯米,凉后会板结,杂粮粽子凉后回生更明显,要保证煮透。

正常成年女性一天吃粽子不要超过三个,男性不要超过五个。老人和小孩要适量减少。粽子是主食,三餐都可以吃,早餐就更合适了。因为早餐一般胃口不好,饭量少,香香暖暖的粽子吃起来很方便。

吃粽子时要搭配蔬菜水果,如凉性蔬菜、水果沙拉等,缓解肠胃不适,促进肠胃蠕动。最好不要吃粽子,忘记其他种类食物的摄入。建议餐后搭配时令蔬菜和水果,因为粽子一般只提供主食、肉、油六大类食物。

睡前两小时最好不要吃粽子,也不要接触水分多的凉性瓜果,以免引起腹泻或腹痛,比如西瓜。

粽子不是老少皆宜的。

糖尿病或糖耐量受损的人:粽子里经常有红枣和含糖量高的红豆沙。如果不加以控制,会损害胰岛的功能,使患者血糖、尿糖迅速升高,加重病情。

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肉粽、猪油豆沙粽含有大量脂肪,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患者食用过多,可使血液黏稠度增加,影响血液循环,加重心脏负担和缺血程度,诱发心绞痛和心肌梗塞。

老人小孩:粽子大多是糯米做的,比较黏。如果老人和小孩吃得太多,很容易引起消化不良。如果一定要吃的话,尽量选择小粽子,尤其是含有粗粮和土豆的,没有油和肉的。吃的时候要细嚼慢咽,以利于消化吸收。

患有消化系统疾病的人:蒸粽子会释放出一种胶状物质,食用后会增加消化酶的负荷。患有胃和十二指肠溃疡的人,如果贪吃粽子,很可能引起溃疡穿孔、出血,加重病情。太油腻的粽子还会引起消化不良、胀气,加重病情。此外,胆结石、胆囊炎、胰腺炎患者不宜吃肉粽、蛋黄粽等油腻粽子,因为这类粽子脂肪和蛋白质含量高,会加重病情。

综合自北京青年报

来源:中国新闻社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作者:苏普空间,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webvisioncctv.com/69340.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