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石榴是热性还是凉性

在我们的生活中,如果你去看中医,你会经常提醒病人不要吃冷食或热食。然而,在现代西方营养学中,却没有这样的禁忌。它只是告诉你应该补充哪些营养素。看来中医的提示已经变得多余了。

各抒己见,争论不休,似乎有些说不过去。作为美食学者,我们有责任找出并打通这“任督二脉”。

我们认为,食药四性(寒、凉、温、热)是中医最重要的基础理论之一,也是中医临床经验的总结。四性的物质基础一直是中医基础研究,尤其是定量研究的难点。寒热属性是食物和中药所含成分对机体作用的客观反映。

对此,我们以典型的寒热水果为研究对象,结合生物化学、数理统计和中医理论,开始定量研究寒热水果的物质基础和生化机制,主要是为中医基础理论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

在本研究中,25种水果(包括冷柿子、香蕉、柚子、西瓜、琵琶、草莓、梨、橘子和橙子;扁菠萝、大枣、葡萄、苹果、橄榄,以及温梅、桃子、山楂、杨梅、樱桃、橙子、龙眼、荔枝的主成分为自变量,水果的寒热属性为因变量。利用逐步多重判别法建立了判断水果寒热性的数学模型,确定了判断水果寒热性的物质基础。下面有点难,请仔细听。)

得到的数学模型是y =-10.19173 X8-1.42593 x5 0.14975 X4,实际上就是100g水果可食部分中x8(铜)、X5(铁)、x4(镁)的含量。如果函数值在暖区(-0.6423171,0.5275019),则相当于上式。该数学模型的递归精度为100%。

然后,我们进一步将其他水果如猕猴桃、番石榴的铜、铁、镁含量分别代入上述数学模型。结果判断猕猴桃性寒,番石榴性温,完全符合中医对其寒热的判断。可见,这种数学模型能够对实际问题形成准确的判断。

有了科学数据,我们再通过动物实验来验证数学模型的正确性。

我们以120只大鼠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五组。分别喂以冷矿泉水溶液和温矿泉水溶液(根据数学模型中铜、铁、镁的比例)、冷中药和热中药(阳性对照)和生理盐水(空白色对照)。

测量大鼠体温和饮水量,观察大鼠状态、皮毛和排便情况,扫描电镜观察大鼠舌象,荧光法检测血浆中去甲肾上腺素和血清中5-羟色胺含量,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中促甲状腺激素含量,分光光度法检测血清中铜、铁、镁含量,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中药中铜、铁、镁含量。通过上述中医指标和生化指标验证了数学模型的正确性。

可以证实,水果中的矿物质含量,尤其是铜、铁、镁的含量和比例,是决定水果寒热属性的重要物质基础。

科学是无止境的,我们还在通过人体实验对粪便中细菌内毒素作为诊断寒热体质的新生化指标的可行性进行初步研究。初步探讨了铜、铁、镁引起寒热综合征的生化机制。

感兴趣的读者可以继续关注我们的研究。

文/李妮(福州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作者:苏普空间,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webvisioncctv.com/69244.html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