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整整一年,我注意到越来越多的手机改用曲面屏,其中不乏以前以直屏为主的千元手机。
无论是早前发布的vivo X90系列、小米13 Pro、iQOO 11 Pro,还是刚刚发布的moto X40,这些手机无一例外都是曲面屏。就连以前用直板屏的手机,比如努比亚Z40 Pro,OPPO Reno8系列,在新一代产品中也改回了曲面屏。
随着手机市场竞争越来越焦灼,曲面屏不仅出现在中高价位手机上,千元机市场也开始发光发热,比如荣耀X40、True Me 10 Pro+、OPPO A1 Pro等等。虽然网友往往希望厂商多生产一些高品质的直屏旗舰,但实际发展却恰恰相反,有时甚至会发现一款普通直屏手机的可选空会越来越小...
让人又爱又恨的用户体验
2020年有个梗叫“不要用曲面屏炒股”。这里的“曲面屏”严格来说是瀑布屏,屏幕中央部分显示市场一路向好。因此,屏幕表面仍然有一个下降趋势图。当然最后一个问题是软件解决的,就是在运行一些软件的时候,曲面被遮挡,达到全显的效果。
这个问题的本质是曲面屏存在盲区。
曲面屏一直是厂商冲向高端的手段之一。2019-2020年活跃在市场上的瀑布屏就是比较激进的代表之一。厂商热衷于宣称瀑布屏带来的视觉无边框效果,却也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它带来的视觉干扰。
有句话说瀑布屏带来的视觉效果真的很震撼,让人上瘾,这是今年微面做不到的,但是只有真正上手了才会发现一些问题。
首先,当手机平放在桌面上时,你会发现屏幕的弧形区域有一条“白线”,这是玻璃和光线过度弯曲产生的反射。其次,屏幕左右两侧会有一条暗“线”,这是光线和屏幕表面的折射,导致正面看屏幕时左右两侧亮度有一定的衰减。看曲面的时候,屏幕正面的亮度会衰减。
正常曲率的曲面屏也会有类似的问题,但效果没有瀑布屏那么夸张。这是正常的物理现象,但在消费者看来,这是一块“有问题”的屏幕,因为它让我很不舒服。
除了供应链问题,视觉干扰过大也是瀑布屏逐渐淡出市场的原因之一。今年市面上没有新的瀑布屏,只有去年发布的荣耀Magic3系列和活跃在海鲜市场的华为Mate40 Pro在售。另外,曲面屏不擅长贴膜,不耐摔,相比直板屏容易误触。
值得注意的是,关于下落阻力和意外接触有一个前提。
iQOO Neo7
直板屏的抗摔性在一定程度上归功于手机的塑料支架。没有它也能通过出厂测试,但是滚轮测试和跌落测试的抗冲击性还不如一些做工扎实的曲面屏手机,而且价格是,...看起来并不精致高端。
至于误触,其实曲面屏手机的防误触效果已经做得很好了,甚至连误触率更低的微曲面都做了优化。反而是直屏手机。超窄边框的加入,如果防误操作优化跟不上,误操作率堪比未优化的曲面屏。
相比之下,曲面屏也有自己独特的优势,曲面造型就是自己的优势。
小米13 Pro拥有2K E6高频1920 PWM调光屏,二代骁龙8,陶瓷后盖,1寸大底...但它是曲面屏。
手机发布后,有网友在微博中评论,“如果13 Pro有直屏版就更好了。”
雷军回答:“这是顶级旗舰。弄直了,太厚了。你不会喜欢的。”这就是曲面屏的魔力。曲面屏造型可以让手机在视觉上看起来非常轻薄美观。第一次眼神交流就赢了,然后那个网友就会回来问“有没有直屏版的?”
另外,曲面屏和高屏占比带来的视觉体验也是一流的。两侧的弧度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手感,配合手势操作操作更加流畅。
小米13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曲面屏是安卓手机外观区别于iPhone最明显的部分。相当于把顶级旗舰和iPhone放在了同一起跑线上,随之而来的就是做工、系统、性能等多个维度的直接碰撞。比如消费者把小米13和iPhone 14甚至iPhone 14 Pro系列对比,本质上是小米的高端进步,但是产品之间的价格差异决定了小米在一些看得见的地方。
也许你会说它们不在同一个价格区间,但是消费者自己对比的时候不会那么在意这个。这只是两款手机的对比,仅此而已。相比之下,曲面小米13 Pro某种程度上就没有这种麻烦了。
小米13 Pro
现在曲面屏和国产高端机基本一样。有些曲面屏可能不是顶级旗舰,但顶级旗舰都是曲面屏。曲面屏让人又爱又恨,但确实能搭上国产高端机的顺风车。那么,曲面屏能在千元价位的智能机上创造奇迹吗?今年,荣耀率先尝试。
已逐渐杀入千元机市场
随着成本的降低,曲面屏进入了千元机。虽然网上用户对这些手机有所保留,但很少有人怀疑这些手机的实际销量。
9月,荣耀X40发布,搭载骁龙695,6GB+128GB起飞。最重要的是这款手机在1499元起的前提下,正面配备了曲面屏。
屏幕尺寸为6.67英寸,分辨率为2400 x 1080,支持10.7亿种颜色,300Hz触摸采样率,120Hz刷新率,1920Hz PWM调光,全局激发亮度为800nit,菱形排列,屏占比93.6%。
荣耀X40
看参数就知道了,这是2022年很标准又有点超硬的国产曲面屏,因为荣耀甚至给千元机安排了1920Hz高频PWM调光,还有一些旗舰没有配备这个配置。
1699元之后,真me 10 Pro+的定位和荣耀X40差不多。还配了曲面屏,参数比后者略高,因为2160Hz超高频调光用的更早,相对更护眼。提到这么高的频率,需要整套屏幕软硬件升级,成本更高。
真我10 Pro+
OPPO A1 Pro的曲面屏规格与真机me 10 Pro+基本一致,售价1799元起。预计未来OPPO的同类手机也会采用这种屏幕。关注这个产品线。一般来说,像这个产品线的数字又开始计数,制造商打算重新支持和升级文件。从这点来看,它的屏幕规格是明确的。与过去采用的720P分辨率的A系列机型相比,屏幕规格提升了一个档次。
在外界看来,厂商只是把千元机换成了曲面屏,这对厂商来说是一个有风险的实验。这个价位的手机一直用的是直板屏,主打高性价比。现在换成了曲面屏,牺牲了一些性能换来了更好的外观。消费者会买账,会接受这种改变吗?
结果好像还不错。仅JD.COM对荣耀X40的评论数就已经超过10万+,好评率高达98%,说明仅这个平台的销量就已经超过10万。真me 10系列有官方销量,全部门首销超过20万。OPPO A1 Pro在有线渠道下销量不会差。
荣耀X40等机型的成功,意味着这些机型能够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所以类似的机型只会更多,不会更少。另外,这里的成功也离不开国产屏幕厂商的支持。
我们在近期的评测中发现,从荣耀X40到华为Mate50 Pro、vivo X90/Pro,国产手机越来越愿意选择BOE、维信诺、天马等国产厂商的屏幕。
此前千元智能机普遍配备LCD屏幕,但在高刷新率、低功耗、轻薄等优势的驱动下,AMOLED柔性屏幕必然成为未来千元手机发展的关键。值得注意的是,国产屏幕厂商和手机厂商的话语权关系更像是一种互补的存在。不是我卖什么屏幕,你只能用。这种关系更有利于双方的共同发展。
CINNO Research的调查数据显示,2022年第三季度,全球市场AMOLED智能手机面板出货量约1.4亿片,其中韩国占69.6%,国内厂商占30.4%,国内份额较去年同期的20.4%增长10.1%,首次超过30%,份额增长迅速。
今天我告诉大家,国产屏幕厂商全面碾压三星当然不现实,但双方保持竞争僵局应该问题不大。
曲面屏在千元手机中比较流行,不偏不倚的表现和荣耀X40差不多。整体趋于平衡的手机将是明年千元市场的趋势之一,尤其是曲面屏成本下来之后。国内厂商“内卷化”已成惯例。当竞争对手通过这种方式获得优势时,他们自己也能获得。至于曲面屏本身的优劣,就没那么重要了。
消费者真金白银选出来的结果
从千元机到万元旗舰,能有曲面屏,是市场竞争的结果。厂家可以赚钱。对于消费者来说,可能有自己没有选择的因素,但是曲面屏本身的一些麻烦还是低于它的回报,更好的手感,更好的视觉效果,更漂亮的脸蛋。最终的结果是“有支付能力的消费者愿意为此买单。”
但是,网上有一个特点。即使是小群体的需求,也能发出特别大的声音,有时候会影响到厂商的产品策略,也就是常说的“听网友的意思,做手机”。
Vivo S12在S9的基础上改为曲面屏,保留双微缝补光灯,保持刘海屏的设计。把这样的设计放在网络用户面前,必然会让网友“直白”地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
于是,Counterpoint在今年7月的报告中明确强调,“S12系列帮助vivo在1700到2700元的中高端细分市场获得了不错的份额。”以至于S15系列在售,S12系列还在售。
相比vivo S15系列,风格从自拍变成了全能,取消了双微缝补光灯。标准版改成了直屏,只有Pro版保留了曲面屏。核心配置分别升级到了骁龙870和天机8100,甚至还安排了不适合S系列受众的游戏插框功能。让整个vivo S15系列看起来更在线的手机。
Vivo S15系列
根据S15的结果,vivo S12系列的口碑并没有保持住。counterpoint 2022 Q3报告显示,vivo市场份额仍为国内第一,但销量同比下滑超过20%。由于S15系列定位的改变,Nova A10系列等主打自拍又好看的手机销量上升的几率更大。
昨天,vivo发布了S16系列。可以看到,除了S16e,S16和S16 Pro都换了曲面屏,升级到5000万自拍镜头,前置双柔光灯回归。手机背面还增加了一组柔光灯,分别使用了骁龙870和天机8200来填充性能需求。
Vivo S16系列回归S系列“顶级自拍”的产品定位,更好的外观和合理的价格,有可能再次创造S12系列的成本。除了vivo,OPPO也有类似的心路历程。
在OPPO Reno系列使用了两代直屏(Reno7和Reno8)之后,Reno9系列重新使用了Reno3系列一直使用的曲面屏。Reno9,Reno9 Pro,Reno9 Pro+都是曲面屏。
OPPO Reno9 Pro+的屏幕规格
OPPO在采访中表示,未来会打磨Reno系列的设计一致性,Reno系列强调的时尚潮流,随着用户群体的不断增长,Reno的整体设计风格一定会保持主流趋势,特别个性化的设计会在特定版本推出。注意,Reno系列会保持“主流中的趋势”,基本可以肯定,Reno未来会以服务主流用户为主。
有些厂商走过了市场接受的道路,但恐怕不会再走了,专心服务有支付能力的主流市场。这也是大屏、素颜、视频等元素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手机上的原因之一。所以,如果真的想要市场倾向发生一些改变,真的需要消费者用钱来支持直屏手机,甚至直屏旗舰手机。
那么直板屏会消失吗?当然不是。市场竞争不是零和游戏,更不是选择的偏好。直屏之后应该会成为主流市场的补充,比如正代旗舰发布或者保留一个直屏版本。
典型的比如iQOO 11系列,直到今天还保留着一曲两旗舰,更不用说2K E6直屏的iQOO 11的屏幕和核心参数都和Pro版保持一致了。
IQOO 11 Pro优于曲面屏,200W有线/50W无线,X90主摄像头,更多5G频段,超声波指纹等等。对于iQOO的核心受众来说,iQOO 11和Pro版本更像是在直屏和曲面屏之间做选择。
还是荣耀80系列,在荣耀80和荣耀80 Pro两款曲面机型发布后,增加了直屏版本,以确认12月26日发布的荣耀80 GT。
或者受成本限制,或者产品定位要求,服务于核心受众,这类产品应该还是有直接屏幕选项的。比如100元机和1000元机,虽然1000元机有曲面屏,但总的来说,这两个价位的机型未来还是会有直板屏可供选择。
Redmi K50系列
像iQOO Neo系列和Redmi K系列,其强劲的性能、对游戏的重视和高性价比的定位,决定了他们还是会以直屏为主,尤其是线上的小米系列,否则不会继续选择3999元以上的市场。保留了小米13这样的“直屏+小屏旗舰”。
可惜的是游戏手机,红魔7/7S系列是绝对规格的旗舰产品,即将推出的红魔8 Pro系列会比上半年更受主流市场欢迎。但是由于游戏手机的定位,不能用曲面屏,因为游戏体验不如直板屏。
不过万一哪个游戏厂商有勇气出曲面游戏手机,我很好奇主流市场会对这样的破行为有什么反应。毕竟这是一款“游戏手机”,而不是一款“专注游戏的手机”。
对于部分消费者来说,如果想买直屏,尤其是直屏旗舰,选择并不多。当然,还有iPhone这样的保险选项,会是一个足以逼出强迫症的尴尬局面,但曲面屏手机总会有选择,甚至是主流选择,这是之后的常态。
这并不是因为直屏不如曲面屏,而是市场选择的结果。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作者:苏普空间,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webvisioncctv.com/689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