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考察时指出:“要扎扎实实做好乡村振兴工作。首先要巩固脱贫成果,巩固前行,与乡村振兴大局有效衔接。”“党没有自己的利益,党的领导干部也不应该有自己的私利。他们应该坚持党的根本宗旨和党的群众路线,把全部精力用在让人民过上好日子上。”深切的关怀和殷切的嘱托,彰显了大国领袖深厚的民本情怀和责任担当,也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和价值追求。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让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如何让普通人过上好日子,是一篇大文章。写好这篇文章,需要从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多元协同机制、改善民生福祉三个方面入手。要把持之以恒和久久为功有机结合起来,下大力气把握准发展的脉搏,为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开路。
以高质量发展为支撑,不断巩固脱贫成果。高质量发展是稳增长的“大海之锚”,是惠民生的“车轮之马”。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迈出更大步伐。”产业繁荣是解决乡村振兴的必要前提,也是农民增收的必由之路。必须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在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同时,以产业规模化、绿色化、一体化、品牌化为抓手,在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上取得突破,持续推动农村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要积极探索建立持续有效的发展机制,通过知识、技术、理念等智力培训塑造新型农民,通过理念、观念、信心等奖项树立斗志和勇气,采取多种措施激发农村低收入群众内生动力。
以多元协同机制为牵引,努力实现共建、共治、共享。一个健全顺畅的机制,既能治本,又能见长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共享发展,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加有效的制度安排,让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上有更多获得感。”人民要过上好日子,就要以增进人民福祉为目的,建立一套有针对性、可操作、可持续的共建、共治、共享机制。要探索建立“一核多共治”机制,发挥党委的关键领导作用,完善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律保障的体制机制,充分调动多元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为农村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逐步形成多元主体共建村庄、共享发展成果的工作格局;要坚持乡村振兴与城市发展协调推进,以城市高质量发展和城镇居民实际需求为依托,推动农村供给结构调整,实现乡村振兴与城镇化互补发展,最终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立足改善民生福祉,激励党员干部勇于担当。只有理解了《心经》,才能得到《真经》。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为老百姓做了多少好事作为检验政绩的重要标准”,“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面对新时代、新任务、新挑战,党员干部要强化宗旨意识,时刻怀有“听屋内簌簌竹声,疑是民疾苦声”的情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继续编织密不透风的民生保障网,努力让人民群众有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优美的生活环境和更美好的期待,自觉培育功业而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广大党员干部既要有为人民服务的觉悟、热情和愿望,又要有践行宗旨的真本事。没有丰富的知识经验和深厚的理论基础,很难在复杂的问题中理清思路,有所作为。新形势新任务要求党员干部不断充电。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工作的前瞻性和科学性,更好地践行初心,服务群众。
三月的春风灌满湖村,水、青山、绿地都是香的。让人民过上好日子不是时间的问题。要在“硬骨头”上做文章,在“深潭”里努力,稳扎稳打,久久为功,制定出蓝图。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征程中,创造更多奇迹,取得更大辉煌。
资料来源:Jingchu.com
作者:翁斌(湖北宜昌人)
编辑:丁楚锋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作者:苏普空间,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webvisioncctv.com/687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