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益于国家在生态环境建设和动物保护方面取得的成就,我们可以直观地感受到,近年来许多野生动物的数量在不断增加,它们对人类世界的侵扰也更加频繁。
野生动物过去在农村很难见到,现在在城市里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例如,野猪在南京经常出现,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豹猫和野生老虎近年来也在吉林等一些地区频繁出现。
随着野生动物数量的增加,与人类的交集自然更加频繁。如何与他们更好更和谐的相处,成为了必须面对的局面。
随着动物保护意识深入人心,当人们遇到闯入人类活动区域的野生动物时,不再像以前那样捕捉或捕杀,而是选择向相关部门举报,寻求帮助。
重庆城口县警方近日在畜牧村路段巡逻时,发现了一只长相怪异的“松鼠”。它因为某种原因受了伤,躺在地上不方便,民警就用毛巾把它包起来,送到林业部门处理。
经专家鉴定,获救的“松鼠”学名为红白飞鼠,民间一般称之为“飞狐”。经过精心照料,这只红白相间的飞鼠康复了,并被放归野外。
身子红脑袋白,松鼠界的“非主流”
红白飞鼠是一种中型啮齿动物,属于松鼠家族。在所有松鼠中,它是比较大的,体长35-50厘米,成年后体重约2公斤。
从名字就可以知道这种动物的主要特征。它身体背部的毛发以红色为主,腹部和头部的毛发为白色,臀部上部有白色斑块。
从外形上看,红白相间的飞鼠和一般的松鼠很像,所以看到它的人会认为它是一种长相奇特的松鼠。但与狭义的松鼠不同,它实际上是一种飞鼠。
在松鼠家族乃至整个啮齿动物家族中,红白飞鼠的出现颇具异国情调,用时髦的话说就是“非主流”。
一般来说,较弱的动物,如老鼠、松鼠等,外表一般比较低调,皮毛多为黑灰色,不易引人注意。但这款产品采用了大胆的配色,红白搭配,让人很难注意到它们。
幸运的是,红白飞鼠一般都是晚上出来,白天在树洞、岩洞、地下洞里休息。但即便如此,白头在夜晚还是相对更显眼。
有隐形的翅膀,能在林中自由滑翔
红白飞鼠是一种林栖物种,一般出现在海拔1000米左右的核桃林、杨树林、白桦林等大树较多的森林中。
它们和松鼠一样,爬树能力很强,它们的另一项技能也需要高大的树木,那就是滑翔。众所周知,飞鼠会飞,但不会像鸟一样在同一个地方起飞。它们只能爬得很高,然后用翅膀滑行。
红白相间的飞鼠有“看不见”的翅膀。平日不用的时候根本看不出它有翅膀。只有在滑翔的时候,它们才会散开。我们人类用翅膀飞行,就是为了模仿这种动物。
滑翔前,红白飞鼠有一套准备动作。他们首先找到一棵大树,爬到一根高高的树枝上,然后左右摇晃它的长尾巴。一段时间后,它一个大飞跃,瞬间展开藏在背后的翅膀,借助空气动力在森林里自由滑行。
滑翔对它们来说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能,不仅能起到觅食的作用,还能在遇到一些天敌时保命。
红白飞鼠在滑翔的过程中,有时会发出各种不同的声音,这意味着它们的同伴在互相传递信息,不同的叫声代表不同的内容。比如遇到敌人伤害时,它会发出“吱、吱、吱”的叫声,提醒同伴注意。
不管离开多远,总要回家上厕所
红白飞鼠非常依赖洞穴。白天,它们需要躲在洞穴里休息。它们会蜷缩起来,用自己的长尾巴当枕头。
冬天,它们会在洞穴里冬眠,不再外出觅食。直到气候变暖,它们才会从冬眠中醒来,重新开始活动。红白飞鼠主要以果实、种子、芽、叶和一些昆虫为食。
红白飞鼠有一个很奇怪的习惯,那就是无论它为了食物或者活动走多远,它总是会在开始排便之前回到自己的洞穴。我宁愿屏住呼吸也不愿把它拉到外面。不知道是夸它卫生,不随地大小便,还是说它胆小谨慎。
红白飞鼠主要独居,晚上单独出来。它们每次外出到最远的地方,离巢穴都在一公里左右。
在啮齿类动物中,红白飞鼠是比较长寿的一种,可以活7-10年,相当于人类120岁左右的样子。
它们在中国广泛分布,包括四川、重庆、贵州、湖北、云南和陕西。另外,它们的种群趋势稳定,所以生存状况乐观,不属于濒危物种,所以被列为“三有”保护动物。
不过,虽然保护级别不如国家重点保护动物,但私自捕捉是违法的。
红白相间的飞鼠外形奇特,大眼睛,看起来相当可爱。再加上飞行的这种特性,很多人都会有把它们当宠物养的想法。
但我劝你不要那么做,因为首先他们是保护动物的,其次,养这种“奇异宠物”不是养猫狗那么简单,也容易感染一些野生动物。自然界的生物,就让它们留在自然界吧。
关注我,交个懂动物的朋友。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图片,视频等均是来源于用户投稿和互联网及文摘转载整编而成,不代表本站观点,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其著作权各归其原作者或其出版社所有。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在线联系站长,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作者:苏普空间,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webvisioncctv.com/68608.html